 2000年初省市县数据
2000年初省市县数据
 # CTAmap 2000年初省市县行政区划数据
# 更新概况
2000年期间,共有21个地区改为地级市(同时下属21个县、县级市改为22个市辖区,2个县级单位合并1个县级市),1个地级市更名,2个省直辖县级市改为地级市(同时原县级市区域设立市辖区,3个县和1个县级市划归其管辖),此外有11个县、县级市改为13个市辖区,1个市辖区撤销,新设立3个市辖区,7个市辖区改名,2个直辖市开发区撤销。

# 具体更新内容
# 2000年的县级单位调整
# 江苏省
| 原行政单位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郊区 | 江苏省苏州市 | 1月5日 | 江苏省苏州市郊区更名为虎丘区 | 虎丘区 | 
| 邗江县 | 江苏省扬州市 | 12月21日 | 撤销江苏省邗江县,设立扬州市邗江区 | 邗江区 | 
| 江宁县 | 江苏省南京市 | 12月21日 | 撤销江苏省江宁县,设立南京市江宁区 | 江宁区 | 
| 锡山市 | 江苏省无锡市 | 12月21日 | 撤销江苏省锡山市,设立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 | 锡山区;惠山区 | 
| 马山区;郊区 | 江苏省无锡市 | 12月21日 | 撤销无锡市马山区;将原马山区的行政区域和原县级锡山市的9个镇并入无锡市郊区;无锡市郊区更名为滨湖区 | 滨湖区 | 
| 吴县市 | 江苏省苏州市 | 12月31日 | 撤销江苏省县级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 | 吴中区;相城区 | 
(1)江苏省苏州市郊区更名为虎丘区

(2)撤销江苏省邗江县,设立扬州市邗江区,原邗江县的行政区域为邗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蒋王镇。

(3)撤销江苏省江宁县,设立南京市江宁区,以原江宁县的行政区域为江宁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山镇。

(4)撤销江苏省锡山市,设立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锡山区辖原县级锡山市的东亭、东北塘、八士、张泾、东湖塘、港下、羊尖、安镇、查桥、厚桥、荡口、甘露、鸿声、后宅14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东亭镇。惠山区辖原县级锡山市的洛社、玉祁、前洲、西潭、堰桥、长安、石塘湾、钱桥、藕塘、杨市、阳山、陆区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洛社镇。

(5)撤销无锡市马山区, 将原马山区的行政区域和原县级锡山市的坊前、梅村、新安、华庄、东绛、雪浪、南泉、硕放、胡埭9个镇并入无锡市郊区。将无锡市郊区更名为滨湖区。区人民政府驻河埒镇。


(6)撤销江苏省县级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吴中区辖原县级吴县市的长桥、胥口、木渎、横泾、浦庄、渡村、东山、西山、藏书、光福、镇湖、东渚、甪直、车坊、郭巷15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长桥镇。相城区辖原县级吴县市的陆慕、蠡口、黄桥、渭塘、太平、湘城、阳澄湖、北桥、黄埭、东桥、望亭、通安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陆慕镇。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郊区 320505 更名 | 设立 虎丘区 320505 | 
| 邗江县 321027 撤销 | 设立 邗江区 321003 | 
| 江宁县 320121 撤销 | 设立 江宁区 320115 | 
| 锡山市 320283 撤销 | 设立 锡山区 320205;惠山区 320206 | 
| 马山区 320205 撤销;郊区 320211 更名 | 设立 滨湖区 320211 | 
| 吴县市 320586 撤销 | 设立 吴中区 320506;相城区 320507 | 
# 陕西省
| 原行政单位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城区 | 陕西省铜川市 | 1月7日 | 陕西省铜川市城区更名为王益区 | 王益区 | 
| 郊区 | 同上 | 同上 | 郊区更名为印台区 | 印台区 |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城区 610202 更名 | 设立 王益区 610202 | 
| 郊区 610203 更名 | 设立 印台区 610203 | 
# 山东省
| 原行政单位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郊区 | 山东省泰安市 | 4月19日 | 山东省泰安市郊区更名为岱岳区 | 岱岳区 |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郊区 370911 更名 | 设立 岱岳区 370911 | 
# 内蒙古自治区
| 原行政单位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郊区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5月14日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郊区更名为赛罕区;将原郊区的三个乡,巴彦镇的8个村委会,巧报乡的4个村委会划入新城区;将原郊区的攸攸板乡、西菜园乡的金龙居委会和9个村委会划入回民区;将原郊区的桃花、小黑河,西菜园乡的5个居委会和13个村委会划入玉泉区;将原新城区的人民路、大学西路2个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健康街、乌兰察布西路以南的部分,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东风路以南的部分划入赛罕区 | 赛罕区 | 
(1)新城区:锡林郭勒北路、新城东街、新城西街、海拉尔东路4个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健康街以北、呼伦贝尔南路以西的部分,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东风路以北的部分,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毫沁营、保合少、小井三个乡,巴彦镇的塔利、生盖营、讨思浩、榆树沟、姚家湾、古路板、甲兰板、野马图8个村委会,巧报乡的府兴营、麻花板、新城、三合村4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新城西街。

(2)回民区:辖通道街、中山西路、环河街、新华西路、光明路、海拉尔西路6个街道办事处,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攸攸板乡、西菜园乡的金龙居委会和青山、厂汉板、倘不浪、西龙王庙、四合兴、什拉门更、小府、塔布板、孔家营9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通道南街。

(3)玉泉区: 辖小召、大南街、兴隆巷、长和廊、石羊桥东路5个街道办事处,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桃花、小黑河2个乡,西菜园乡的西霞园、巴彦乌索、芦花园、落雁、辛兴5个居委会和范家营、西瓦窑、五里营、南八里庄、西菜园、南茶坊、碱滩、大圐圙、南营子、西水磨、辛辛板、小黑河、沟子板13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公园南路。

(4)赛罕区:辖原郊区的太平庄、西把栅、章盖营3个乡和榆林、金河、黄合少3个镇,巧报乡的东瓦窑、后巧报、双树、小台什、帅家营、大台什、桥靠、前巧报8个村委会,巴彦镇的商业街居委会和黑土凹、后罗家营、乔家营、郭家营、坝堰、滕家营、罗家营7个村委会,以及从新城区划入的人民路、大学西路2个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健康街、乌兰察布西路以南的部分,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东风路以南的部分,区人民政府驻巧报乡。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郊区 150105 更名/调整 | 设立 赛罕区 150105 | 
# 河南省
| 原行政单位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郊区 | 河南省洛阳市 | 5月20日 | 河南省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将原郊区的工农乡、孙旗屯乡划归涧西区管辖;将原郊区的红山乡和洛北乡的8个村划归西工区管辖;将原郊区的邙山镇和洛北乡的新生村、工农村、烧沟村、岳村划归老城区管辖;将原郊区的瀍河回族乡划归瀍河回族区管辖;西工区的安乐街道划归洛龙区管辖 | 洛龙区 | 
将河南省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西工区凯旋东路迁至关林镇。
对洛阳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作如下调整:将原郊区的工农乡、孙旗屯乡划归涧西区管辖,将原郊区的红山乡和洛北乡的东下池村、西下池村、瞿家屯村、东涧沟村、五女冢村、金谷园村、西小屯村、西工村划归西工区管辖;将原郊区的邙山镇和洛北乡的新生村、工农村、烧沟村、岳村划归老城区管辖;将原郊区的瀍河回族乡划归瀍河回族区管辖;将西工区的安乐街道划归洛龙区管辖。调整后,洛龙区辖李楼乡、古城乡、石人乡、辛店镇、安乐镇、龙门镇、关林镇、白马寺镇和安乐街道。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郊区 410311 更名/调整 | 设立 洛龙区 410311 | 
# 广东省
| 原行政单位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番禺市 | 广东省广州市 | 5月21日 | 撤销广东省县级番禺市,设立广州市番禺区 | 番禺区 | 
| 花都市 | 广东省广州市 | 5月21日 | 撤销广东省县级花都市,设立广州市花都区 | 花都区 | 
(1)撤销广东省县级番禺市,设立广州市番禺区,以原县级番禺市的行政区域为番禺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海傍西路。

(2)撤销广东省县级花都市,设立广州市花都区,以原县级花都市的行政区域为花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新华镇。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番禺市 440181 撤销 | 设立 番禺区 440113 | 
| 花都市 440182 撤销 | 设立 花都区 440114 | 
# 上海市
| 原行政单位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黄浦区;南市区 | 上海市 | 6月13日 | 撤销上海市黄浦区和南市区,设立新的黄浦区 | 黄浦区 | 
撤销上海市黄浦区和南市区,设立新的黄浦区,以原黄浦区和南市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浦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九江路。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黄浦区 310101;南市区 310102 撤销 | 设立 黄浦区 310101 | 
# 天津市
| 原行政单位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武清县 | 天津市 | 6月13日 | 撤销天津市武清县,设立天津市武清区 | 武清区 | 
撤销天津市武清县,设立天津市武清区,以原武清县的行政区域为武清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杨村镇。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武清县 120222 撤销 | 设立 武清区 120114 | 
# 重庆市
| 原行政单位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 重庆市 | 6月25日 | 撤销重庆市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立重庆市黔江区 | 黔江区 | 
撤销重庆市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立重庆市黔江区,以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为黔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联合镇。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500239 撤销 | 设立 黔江区 500114 | 
# 浙江省
| 原行政单位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金华县 | 浙江省金华市 | 12月30日 | 撤销浙江省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将原金华县的14个乡镇划归金华市婺城区管辖 | 金东区 | 
撤销浙江省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金东区辖原金华县的傅村、孝顺、曹宅、塘雅、澧浦、岭下、江东、赤松、源东和金华市婺城区的仙桥、多湖、东孝12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多湖镇。
将原金华县的雅畈、安地、白龙桥、琅琊、蒋堂、汤溪、罗埠、洋埠、长山、沙畈、塔石、岭上、莘畈、箬阳14个乡(镇)划归金华市婺城区管辖。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金华县 330721 撤销 | 设立 金东区 330703 | 
# 2000年的新设立市辖区
# 贵州省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贵州省贵阳市 | 1月21日 | 设立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小河区辖贵阳市小河镇和贵阳市花溪区金竹镇 | 小河区 |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设立 小河区 520114 | 
# 河北省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河北省廊坊市 | 3月7日 | 设立廊坊市广阳区;广阳区辖原安次区的4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乡镇以及北史家务乡铁路以北部分 | 广阳区 | 
调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的行政区划,增设廊坊市广阳区。广阳区辖原安次区的北大街、北门外、小廊坊、新开路4个街道办事处和九州、万庄、南尖塔、北旺4个乡(镇)以及北史家务乡铁路以北部分。区人民政府驻北门外大街。
调整后的安次区辖桥西、商门外2个街道办事处和杨税务、落垡、仇庄、调河头、码头、东沽港、葛渔城7个乡(镇)以及北史家务乡铁路以南部分。区人民政府驻南门外大街。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设立 广阳区 131003 | 
# 福建省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行政建制 | 
|---|---|---|---|
| 福建省泉州市 | 4月12日 | 设立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泉港区辖惠安县的山腰、后龙、南埔、涂岭、埭港5个镇 | 泉港区 |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设立 泉港区 350505 | 
# 2000年的开发区撤销
# 重庆市
| 开发区 | 所属省市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
| 万州移民开发区 | 重庆市 | 6月25日 | 撤销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原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的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和巫溪县由重庆市直辖 | 
| 黔江开发区 | 重庆市 | 6月25日 | 撤销重庆市黔江开发区;原黔江开发区代管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由重庆市直辖 | 
# 2000年的地级单位变更情况
# 江西省
| 原县级单位 | 原地级单位 | 所属省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县级建制 | 新地级建制 | 
|---|---|---|---|---|---|---|
| 吉安市;宁冈县;井冈山市 | 吉安地区 | 江西省 | 5月11日 | 撇销江西省吉安地区和县级吉安市,设立地级吉安市;吉安市设立吉州区和青原区;吉州区辖原县级吉安市的5个街道办事处和5个乡镇以及从吉安县划入的曲濑乡;青原区辖原县级吉安市的河东镇、天玉镇和从吉安县划入的6个乡镇以及从吉水县划入的富滩镇;宁冈县和县级井冈山市合井,组建新的县级井冈山市 | 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 | 吉安市 | 
| 宜春市 | 宜春地区 | 同上 | 5月22日 | 撤销江西省宜春地区和县级宜春市,设立地级宜春市;宜春市设立袁州区,以原县级宜春市的行政区域为袁州区的行政区域 | 袁州区 | 宜春市 | 
| 临川市 | 抚州地区 | 同上 | 6月23日 | 撤销江西省抚州地区和县级临川市,设立地级抚州市;抚州市设立临川区,以原县级临川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川区的行政区域 | 临川区 | 抚州市 | 
| 上饶市 | 上饶地区 | 同上 | 6月23日 | 撤销江西省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设立地级上饶市;上饶市设立信州区,以原县级上饶市的行政区域为信州区的行政区域 | 信州区 | 上饶市 | 
1、撤销江西省吉安地区和县级吉安市,设立地级吉安市。 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吉州区。
(1)吉安市设立吉州区和青原区。吉州区辖原县级吉安市的古南镇、永叙、文山、习溪桥、北门5个街道办事处和白塘乡、禾埠乡、长塘乡、兴桥镇、樟山镇以及从吉安县划入的曲濑乡。区人民政府驻阳明东路。青原区辖原县级吉安市的河东镇、天玉镇和从吉安县划入的文陂乡、云楼乡、富田乡、值夏镇、新圩镇、东固镇以及从吉水县划入的富滩镇。区人民政府驻河东镇。

(2)将宁冈县和县级井冈山市合井,组建新的县级井冈山市。市人民政府驻厦坪镇。原宁冈县下辖龙市镇、古城镇、新城镇、茅坪乡、大陇乡、葛田乡、荷花乡、睦村乡、东上乡、鹅岭乡、白石乡。原县级井冈山市下辖茨坪镇、厦坪镇、拿山镇、罗浮镇、黄坳乡、下七乡、长坪乡、光明乡、朱砂冲乡、井冈山乡、柏露乡。


(3)吉安市辖原吉安地区的吉安县、永丰县、永新县、新干县、泰和县、峡江县、遂川县、安福县、吉水县、万安县和新设立的吉州区、青原区。新组建的井冈山市由江西省直辖。

2、撤销江西省宜春地区和县级宜春市,设立地级宜春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袁州区。
(1)宜春市设立袁州区,以原县级宜春市的行政区域为袁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中山中路。
(2)宜春市辖原宜春地区的上高县、宜丰县、奉新县、万载县、靖安县、铜鼓县和新设立的袁州区。原宜春地区的县级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由江西省直辖。

3、撤销江西省抚州地区和县级临川市,设立地级抚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临川区。
(1)抚州市设立临川区,以原县级临川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川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赣东大道。
(2)抚州市辖原抚州地区的南城县、黎川县、南丰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金溪县、资溪县、东乡县、广昌县和新设立的临川区。

4、撤销江西省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设立地级上饶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信州区。
(1)上饶市设立信州区,以原县级上饶市的行政区域为信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三江大道。
(2)上饶市辖原上饶地区的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铅山县、横峰县、弋阳县、万年县、余干县、波阳县、婺源县和新设立的信州区。原上饶地区的县级德兴市由江西省直辖。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吉安市 362401;宁冈县 362432;井冈山市 362402 撤销 | 设立 吉州区 360802;青原区 360803;井冈山市 360881 | 
| 吉安地区 362400 撤销 | 设立 吉安市 360800 | 
| 吉安县 362421 | 吉安县 360821 | 
| 吉水县 362422 | 吉水县 360822 | 
| 峡江县 362423 | 峡江县 360823 | 
| 新干县 362424 | 新干县 360824 | 
| 永丰县 362425 | 永丰县 360825 | 
| 泰和县 362426 | 泰和县 360826 | 
| 遂川县 362427 | 遂川县 360827 | 
| 万安县 362428 | 万安县 360828 | 
| 安福县 362429 | 安福县 360829 | 
| 永新县 362430 | 永新县 360830 | 
| 宜春市 362201 撤销 | 设立 袁州区 360902 | 
| 宜春地区 362200 撤销 | 设立 宜春市 360900 | 
| 丰城市 362202 | 丰城市 360981 | 
| 樟树市 362203 | 樟树市 360982 | 
| 高安市 362204 | 高安市 360983 | 
| 奉新县 362226 | 奉新县 360921 | 
| 万载县 362227 | 万载县 360922 | 
| 上高县 362228 | 上高县 360923 | 
| 宜丰县 362229 | 宜丰县 360924 | 
| 靖安县 362232 | 靖安县 360925 | 
| 铜鼓县 362233 | 铜鼓县 360926 | 
| 临川市 362501 撤销 | 设立 临川区 361002 | 
| 抚州地区 362500 撤销 | 设立 抚州市 361000 | 
| 南城县 362522 | 南城县 361021 | 
| 黎川县 362523 | 黎川县 361022 | 
| 南丰县 362524 | 南丰县 361023 | 
| 崇仁县 362525 | 崇仁县 361024 | 
| 乐安县 362526 | 乐安县 361025 | 
| 宜黄县 362527 | 宜黄县 361026 | 
| 金溪县 362528 | 金溪县 361027 | 
| 资溪县 362529 | 资溪县 361028 | 
| 东乡县 362531 | 东乡县 361029 | 
| 广昌县 362532 | 广昌县 361030 | 
| 上饶市 362301 撤销 | 设立 信州区 361102 | 
| 上饶地区 362300 撤销 | 设立 上饶市 361100 | 
| 德兴市 362302 | 德兴市 361181 | 
| 上饶县 362321 | 上饶县 361104 | 
| 广丰县 362322 | 广丰县 361122 | 
| 玉山县 362323 | 玉山县 361123 | 
| 铅山县 362324 | 铅山县 361124 | 
| 横峰县 362325 | 横峰县 361125 | 
| 弋阳县 362326 | 弋阳县 361126 | 
| 余干县 362329 | 余干县 361127 | 
| 波阳县 362330 | 波阳县 361128 | 
| 万年县 362331 | 万年县 361129 | 
| 婺源县 362334 | 婺源县 361130 | 
# 浙江省
| 原县级单位 | 原地级单位 | 所属省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县级建制 | 新地级建制 | 
|---|---|---|---|---|---|---|
| 丽水市 | 丽水地区 | 浙江省 | 5月20日 | 撤销浙江省丽水地区和县级丽水市,设立地级丽水市;丽水市设立莲都区,原县级丽水市的行政区域为莲都区的行政区域 | 莲都区 | 丽水市 | 
撤销浙江省丽水地区和县级丽水市,设立地级丽水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莲都区。
丽水市设立莲都区,原县级丽水市的行政区域为莲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街。
丽水市辖原丽水地区的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莲都区。原丽水地区的县级龙泉市由浙江省直辖。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丽水市 332582 撤销 | 设立 莲都区 331102 | 
| 丽水地区 332500 撤销 | 设立 丽水市 331100 | 
| 青田县 332522 | 青田县 331121 | 
| 云和县 332523 | 云和县 331125 | 
| 庆元县 332525 | 庆元县 331126 | 
| 缙云县 332526 | 缙云县 331122 | 
| 遂昌县 332527 | 遂昌县 331123 | 
| 松阳县 332528 | 松阳县 331124 | 
| 景宁畲族自治县 332529 | 景宁畲族自治县 331127 | 
| 龙泉市 332581 | 龙泉市 331181 | 
# 安徽省
| 原县级单位 | 原地级单位 | 所属省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县级建制 | 新地级建制 | 
|---|---|---|---|---|---|---|
| 亳州市 | 无 | 安徽省 | 5月21日 | 撤销安徽省县级亳州市,设立地级亳州市;亳州市设立谯城区,以原县级亳州市的行政区域为谯城区的行政区域;阜阳市管辖的涡阳县、蒙城县和利辛县划归新设立的地级亳州市管辖 | 谯城区 | 亳州市 | 
| 贵池市 | 池州地区 | 同上 | 6月25日 | 撤销安徽省池州地区和县级贵池市,设立地级池州市;池州市设立贵池区,以原县级贵池市的行政区域为贵池区的行政区域 | 贵池区 | 池州市 | 
| 宣州市 | 宣城地区 | 同上 | 6月25日 | 撤销安徽省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宣城市设立宣州区,以原县级宣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宣州区的行政区域 | 宣州区 | 宣城市 | 
1、撤销安徽省县级亳州市,设立地级亳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谯城区。
(1)亳州市设立谯城区,以原县级亳州市的行政区域为谯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文化巷。
(2)亳州市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新设立的谯城区。

2、撤销安徽省池州地区和县级贵池市,设立地级池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贵池区。
(1)池州市设立贵池区,以原县级贵池市的行政区域为贵池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长江南路。
(2)池州市辖原池州地区的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新设立的贵池区。

3、撤销安徽省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宣州区。
(1)宣城市设立宣州区,以原县级宣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宣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叠嶂中路。
(2)宣城市辖原宣城地区的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和新设立的宣州区。原宣城地区的县级宁国市由安徽省直辖。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亳州市 341281 撤销 | 设立 谯城区 341602 | 
| 涡阳县 341223;蒙城县 341224;利辛县 341227 | 设立 亳州市 341600 | 
| 阜阳市 341200 | |
| 贵池市 342901 撤销 | 设立 贵池区 341702 | 
| 池州地区 342900 撤销 | 设立 池州市 341700 | 
| 东至县 342921 | 东至县 341721 | 
| 石台县 342922 | 石台县 341722 | 
| 青阳县 342923 | 青阳县 341723 | 
| 宣州市 342501 撤销 | 设立 宣州区 341802 | 
| 宣城地区 342500 撤销 | 设立 宣城市 341800 | 
| 宁国市 342502 | 宁国市 341881 | 
| 郎溪县 342522 | 郎溪县 341821 | 
| 广德县 342523 | 广德县 341822 | 
| 泾县 342529 | 泾县 341823 | 
| 旌德县 342530 | 旌德县 341825 | 
| 绩溪县 342531 | 绩溪县 341824 | 
# 河南省
| 原县级单位 | 原地级单位 | 所属省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县级建制 | 新地级建制 | 
|---|---|---|---|---|---|---|
| 周口市 | 周口地区 | 河南省 | 6月8日 | 撤销河南省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周口市设立川汇区,以原县级周口市的行政区域为川汇区的行政区域 | 川汇区 | 周口市 | 
| 驻马店市 | 驻马店地区 | 河南省 | 6月8日 | 撤销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和县级驻马店市,设立地级驻马店市;驻马店市设立驿城区,以原县级驻马店市的行政区域为驿城区的行政区域 | 驿城区 | 驻马店市 | 
1、撤销河南省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川汇区。
(1)周口市设立川汇区,以原县级周口市的行政区域为川汇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老街。
(2)周口市辖原周口地区的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淮阳县、太康县、鹿邑县和新设立的川汇区。原周口地区的县级项城市由河南省直辖。

2、撤销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和县级驻马店市,设立地级驻马店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驿城区。
(1)驻马店市设立驿城区,以原县级驻马店市的行政区域为驿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富强路。
(2)驻马店市辖原驻马店地区的西平县、上蔡县、平舆县、正阳县、确山县、泌阳县、汝南县、遂平县、新蔡县和新设立的驿城区。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周口市 412701 撤销 | 设立 川汇区 411602 | 
| 周口地区 412700 撤销 | 设立 周口市 411600 | 
| 项城市 412702 | 项城市 411681 | 
| 扶沟县 412721 | 扶沟县 411621 | 
| 西华县 412722 | 西华县 411622 | 
| 商水县 412723 | 商水县 411623 | 
| 太康县 412724 | 太康县 411627 | 
| 鹿邑县 412725 | 鹿邑县 411628 | 
| 郸城县 412726 | 郸城县 411625 | 
| 淮阳县 412727 | 淮阳县 411626 | 
| 沈丘县 412728 | 沈丘县 411624 | 
| 驻马店市 412801 撤销 | 设立 驿城区 411702 | 
| 驻马店地区 412800 撤销 | 设立 驻马店市 411700 | 
| 确山县 412821 | 确山县 411725 | 
| 泌阳县 412822 | 泌阳县 411726 | 
| 遂平县 412823 | 遂平县 411728 | 
| 西平县 412824 | 西平县 411721 | 
| 上蔡县 412825 | 上蔡县 411722 | 
| 汝南县 412826 | 汝南县 411727 | 
| 平舆县 412827 | 平舆县 411723 | 
| 新蔡县 412828 | 新蔡县 411729 | 
| 正阳县 412829 | 正阳县 411724 | 
# 山东省
| 原县级单位 | 原地级单位 | 所属省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县级建制 | 新地级建制 | 
|---|---|---|---|---|---|---|
| 滨州市 | 滨州地区 | 山东省 | 6月10日 | 撤销山东省滨州地区和县级滨州市,设立地级滨州市;滨州市设立滨城区,以原县级滨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滨城区的行政区域 | 滨城区 | 滨州市 | 
| 菏泽市 | 菏泽地区 | 山东省 | 6月23日 | 撤销山东省菏泽地区和县级菏泽市,设立地级菏泽市;菏泽市设立牡丹区,以原县级菏泽市的行政区域为牡丹区的行政区域 | 牡丹区 | 菏泽市 | 
1、撤销山东省滨州地区和县级滨州市,设立地级滨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滨城区。
(1)滨州市设立滨城区,以原县级滨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滨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黄河六路。
(2)滨州市辖原滨州地区的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和新设立的滨城区。

2、撤销山东省菏泽地区和县级菏泽市,设立地级菏泽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牡丹区。
(1)菏泽市设立牡丹区,以原县级菏泽市的行政区域为牡丹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中华西路。
(2)菏泽市辖原菏泽地区的曹县、单县、成武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定陶县、东明县和新设立的牡丹区。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滨州市 372301 撤销 | 设立 滨城区 371602 | 
| 滨州地区 372300 撤销 | 设立 滨州市 371600 | 
| 惠民县 372321 | 惠民县 371621 | 
| 阳信县 372323 | 阳信县 371622 | 
| 无棣县 372324 | 无棣县 371623 | 
| 沾化县 372325 | 沾化县 371624 | 
| 博兴县 372328 | 博兴县 371625 | 
| 邹平县 372330 | 邹平县 371626 | 
| 菏泽市 372901 撤销 | 设立 牡丹区 371702 | 
| 菏泽地区 372900 撤销 | 设立 菏泽市 371700 | 
| 曹县 372922 | 曹县 371721 | 
| 定陶县 372923 | 定陶县 371727 | 
| 成武县 372924 | 成武县 371723 | 
| 单县 372925 | 单县 371722 | 
| 巨野县 372926 | 巨野县 371724 | 
| 郓城县 372928 | 郓城县 371725 | 
| 鄄城县 372929 | 鄄城县 371726 | 
| 东明县 372930 | 东明县 371728 | 
# 四川省
| 原县级单位 | 原地级单位 | 所属省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县级建制 | 新地级建制 | 
|---|---|---|---|---|---|---|
| 眉山县 | 眉山地区 | 四川省 | 6月10日 | 撤销四川省眉山地区和眉山县,设立地级眉山市;眉山市设立东坡区,以原眉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东坡区的行政区域 | 东坡区 | 眉山市 | 
| 雅安市 | 雅安地区 | 同上 | 6月14日 | 撤销四川省雅安地区和县级雅安市,设立地级雅安市;雅安市设立雨城区,以原县级雅安市的行政区域为雨城区的行政区域 | 雨城区 | 雅安市 | 
| 巴中市 | 巴中地区 | 同上 | 同上 | 撤销四川省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巴中市新设巴州区,以原县级巴中市的行政区域为巴州区的行政区域 | 巴州区 | 巴中市 | 
| 资阳市 | 资阳地区 | 同上 | 同上 | 撤销四川省资阳地区和县级资阳市,设立地级资阳市;资阳市设立雁江区,以原县级资阳市的行政区域为雁江区的行政区域 | 雁江区 | 资阳市 | 
1、撤销四川省眉山地区和眉山县,设立地级眉山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东坡区。
(1)眉山市设立东坡区,以原眉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东坡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坡镇。
(2)眉山市辖原眉山地区的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和新设立的东坡区。

2、撤销四川省雅安地区和县级雅安市,设立地级雅安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雨城区。
(1)雅安市设立雨城区,以原县级雅安市的行政区域为雨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沙湾路。
(2)雅安市辖原雅安地区的名山县、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和新设立的雨城区。

3、撤销四川省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巴州区。
(1)巴中市新设巴州区,以原县级巴中市的行政区域为巴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巴州镇。
(2)巴中市辖原巴中地区的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和新设立的巴州区。

4、撤销四川省资阳地区和县级资阳市,设立地级资阳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雁江区。
(1)资阳市设立雁江区,以原县级资阳市的行政区域为雁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雁江镇。
(2)资阳市辖原资阳地区的安岳县、乐至县和新设立的雁江区。原资阳地区的县级简阳市由四川省直辖。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眉山县 513821 撤销 | 设立 东坡区 511402 | 
| 眉山地区 513800 撤销 | 设立 眉山市 511400 | 
| 仁寿县 513822 | 仁寿县 511421 | 
| 彭山县 513823 | 彭山县 511422 | 
| 洪雅县 513824 | 洪雅县 511423 | 
| 丹棱县 513825 | 丹棱县 511424 | 
| 青神县 513826 | 青神县 511425 | 
| 雅安市 513101 撤销 | 设立 雨城区 511802 | 
| 雅安地区 513100 撤销 | 设立 雅安市 511800 | 
| 名山县 513122 | 名山县 511821 | 
| 荥经县 513123 | 荥经县 511822 | 
| 汉源县 513124 | 汉源县 511823 | 
| 石棉县 513125 | 石棉县 511824 | 
| 天全县 513126 | 天全县 511825 | 
| 芦山县 513127 | 芦山县 511826 | 
| 宝兴县 513128 | 宝兴县 511827 | 
| 巴中市 513701 撤销 | 设立 巴州区 511902 | 
| 巴中地区 513700 撤销 | 设立 巴中市 511900 | 
| 通江县 513721 | 通江县 511921 | 
| 南江县 513722 | 南江县 511922 | 
| 平昌县 513723 | 平昌县 511923 | 
| 资阳市 513901 撤销 | 设立 雁江区 512002 | 
| 资阳地区 513900 撤销 | 设立 资阳市 512000 | 
| 简阳市 513902 | 简阳市 512081 | 
| 安岳县 513921 | 安岳县 512021 | 
| 乐至县 513922 | 乐至县 512022 | 
# 山西省
| 原县级单位 | 原地级单位 | 所属省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县级建制 | 新地级建制 | 
|---|---|---|---|---|---|---|
| 运城市 | 运城地区 | 山西省 | 6月14日 | 撤销山西省运城地区和县级运城市,设立地级运城市;运城市设立盐湖区,以原县级运城市的行政区域为盐湖区的行政区域 | 盐湖区 | 运城市 | 
| 忻州市 | 忻州地区 | 同上 | 6月14日 | 撤销山西省忻州地区和县级忻州市,设立地级忻州市;忻州市设立忻府区,以原县级忻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忻府区的行政区域 | 忻府区 | 忻州市 | 
| 临汾市 | 临汾地区 | 同上 | 6月23日 | 撤销山西省临汾地区和县级临汾市,设立地级临汾市;临汾市设立尧都区,以原县级临汾市的行政区域为尧都区的行政区域 | 尧都区 | 临汾市 | 
1、撤销山西省运城地区和县级运城市,设立地级运城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盐湖区。
(1)运城市设立盐湖区,以原县级运城市的行政区域为盐湖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府东街。
(2)运城市辖原运城地区的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和新设立的盐湖区。原运城地区的永济市、河津市由山西省直辖。

2、撤销山西省忻州地区和县级忻州市,设立地级忻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忻府区。
(1)忻州市设立忻府区,以原县级忻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忻府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光明东街。
(2)忻州市辖原忻州地区的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和新设立的忻府区。原忻州地区的县级原平市由山西省直辖。

3、撤销山西省临汾地区和县级临汾市,设立地级临汾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尧都区。
(1)临汾市设立尧都区,以原县级临汾市的行政区域为尧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鼓楼东大街。
(2)临汾市辖原临汾地区的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和新设立的尧都区。原临汾地区的县级侯马市和霍州市由山西省直辖。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运城市 142701 撤销 | 设立 盐湖区 140802 | 
| 运城地区 142700 撤销 | 设立 运城市 140800 | 
| 永济市 142702 | 永济市 140881 | 
| 河津市 142703 | 河津市 140882 | 
| 芮城县 142723 | 芮城县 140830 | 
| 临猗县 142724 | 临猗县 140821 | 
| 万荣县 142725 | 万荣县 140822 | 
| 新绛县 142726 | 新绛县 140825 | 
| 稷山县 142727 | 稷山县 140824 | 
| 闻喜县 142729 | 闻喜县 140823 | 
| 夏县 142730 | 夏县 140828 | 
| 绛县 142731 | 绛县 140826 | 
| 平陆县 142732 | 平陆县 140829 | 
| 垣曲县 142733 | 垣曲县 140827 | 
| 忻州市 142201 撤销 | 设立 忻府区 140902 | 
| 忻州地区 142200 撤销 | 设立 忻州市 140900 | 
| 原平市 142202 | 原平市 140981 | 
| 定襄县 142222 | 定襄县 140921 | 
| 五台县 142223 | 五台县 140922 | 
| 代县 142225 | 代县 140923 | 
| 繁峙县 142226 | 繁峙县 140924 | 
| 宁武县 142227 | 宁武县 140925 | 
| 静乐县 142228 | 静乐县 140926 | 
| 神池县 142229 | 神池县 140927 | 
| 五寨县 142230 | 五寨县 140928 | 
| 岢岚县 142231 | 岢岚县 140929 | 
| 河曲县 142232 | 河曲县 140930 | 
| 保德县 142233 | 保德县 140931 | 
| 偏关县 142234 | 偏关县 140932 | 
| 临汾市 142601 撤销 | 设立 尧都区 141002 | 
| 临汾地区 142600 撤销 | 设立 临汾市 141000 | 
| 侯马市 142602 | 侯马市 141081 | 
| 霍州市 142603 | 霍州市 141082 | 
| 曲沃县 142621 | 曲沃县 141021 | 
| 翼城县 142622 | 翼城县 141022 | 
| 襄汾县 142623 | 襄汾县 141023 | 
| 洪洞县 142625 | 洪洞县 141024 | 
| 古县 142627 | 古县 141025 | 
| 安泽县 142628 | 安泽县 141026 | 
| 浮山县 142629 | 浮山县 141027 | 
| 吉县 142630 | 吉县 141028 | 
| 乡宁县 142631 | 乡宁县 141029 | 
| 蒲县 142632 | 蒲县 141033 | 
| 大宁县 142633 | 大宁县 141030 | 
| 永和县 142634 | 永和县 141032 | 
| 隰县 142635 | 隰县 141031 | 
| 汾西县 142636 | 汾西县 141034 | 
# 贵州省
| 原县级单位 | 原地级单位 | 所属省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县级建制 | 新地级建制 | 
|---|---|---|---|---|---|---|
| 安顺市 | 安顺地区 | 贵州省 | 6月23日 | 撤销贵州省安顺地区和县级安顺市,设立地级安顺市;安顺市设立西秀区,以原县级安顺市的行政区域为西秀区的行政区域 | 西秀区 | 安顺市 | 
撤销贵州省安顺地区和县级安顺市,设立地级安顺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西秀区。
安顺市设立西秀区,以原县级安顺市的行政区域为西秀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塔山西路。
安顺市辖原安顺地区的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西秀区。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安顺市 522501 撤销 | 设立 西秀区 520402 | 
| 安顺地区 522500 撤销 | 设立 安顺市 520400 | 
| 平坝县 522526 | 平坝县 520421 | 
| 普定县 522527 | 普定县 520422 |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522528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520424 | 
|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522529 |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520423 | 
|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522530 |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520425 | 
# 陕西省
| 原县级单位 | 原地级单位 | 所属省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县级建制 | 新地级建制 | 
|---|---|---|---|---|---|---|
| 安康市 | 安康地区 | 陕西省 | 6月23日 | 撤销陕西省安康地区和县级安康市,设立地级安康市;安康市设立汉滨区,以原县级安康市的行政区域为汉滨区的行政区域 | 汉滨区 | 安康市 | 
撤销陕西省安康地区和县级安康市,设立地级安康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汉滨区。
安康市设立汉滨区,以原县级安康市的行政区域为汉滨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五星街。
安康市辖原安康地区的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和新设立的汉滨区。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安康市 612401 撤销 | 设立 汉滨区 610902 | 
| 安康地区 612400 撤销 | 设立 安康市 610900 | 
| 汉阴县 612422 | 汉阴县 610921 | 
| 石泉县 612423 | 石泉县 610922 | 
| 宁陕县 612424 | 宁陕县 610923 | 
| 紫阳县 612425 | 紫阳县 610924 | 
| 岚皋县 612426 | 岚皋县 610925 | 
| 平利县 612427 | 平利县 610926 | 
| 镇坪县 612428 | 镇坪县 610927 | 
| 旬阳县 612429 | 旬阳县 610928 | 
| 白河县 612430 | 白河县 610929 | 
# 湖北省
| 原县级单位 | 原地级单位 | 所属省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县级建制 | 新地级建制 | 
|---|---|---|---|---|---|---|
| 随州市 | 无 | 湖北省 | 6月25日 | 撤销湖北省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随州市设立曾都区,以原县级随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曾都区的行政区域;广水市由孝感市代管变更为随州市代管 | 曾都区 | 随州市 |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随州市 429001 撤销 | 设立 曾都区 421303 | 
| 设立 随州市 421300 | |
| 广水市 420983 | 
# 江苏省
| 原县级单位 | 原地级单位 | 所属省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县级建制 | 新地级建制 | 
|---|---|---|---|---|---|---|
| 淮安市;淮阴县 | 淮阴市 | 江苏省 | 12月21日 | 江苏省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撤销县级淮安市,设立淮安市楚州区;撤销淮阴县,设立淮安市淮阴区 | 楚州区;淮阴区 | 淮安市 | 
将江苏省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市人民政府驻清河区。
撤销县级淮安市,设立淮安市楚州区,以原县级淮安市的行政区域为楚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淮城镇。
撤销淮阴县,设立淮安市淮阴区,以原淮阴县的行政区域为淮阴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王营镇。
地级淮安市辖盱眙县、涟水县、金湖县、洪泽县、清河区、清浦区和新设立的楚州区、淮阴区。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淮安市 320882;淮阴县 320821 撤销 | 设立 楚州区 320803;淮阴区 320804 | 
| 淮阴市 320800 更名 | 设立 淮安市 320800 | 
| 清河区 320802 | 清河区 320802 | 
| 清浦区 320811 | 清浦区 320811 | 
| 涟水县 320826 | 涟水县 320826 | 
| 洪泽县 320829 | 洪泽县 320829 | 
| 盱眙县 320830 | 盱眙县 320830 | 
| 金湖县 320831 | 金湖县 320831 | 
# 云南省
| 原县级单位 | 原地级单位 | 所属省 | 国务院批复时间 | 变更方式 | 新县级建制 | 新地级建制 | 
|---|---|---|---|---|---|---|
| 保山市 | 保山地区 | 云南省 | 12月30日 | 撤销云南省保山地区和县级保山市,设立地级保山市;保山市设立隆阳区,以原县级保山市的行政区域为隆阳区的行政区域 | 隆阳区 | 保山市 | 
撤销云南省保山地区和县级保山市,设立地级保山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隆阳区。
保山市设立隆阳区,以原县级保山市的行政区域为隆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上巷街。
保山市辖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和新设立的隆阳区。

| 原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 | 变更的行政区划名称和新代码 | 
|---|---|
| 保山市 533001 撤销 | 设立 隆阳区 530502 | 
| 保山地区 533000 撤销 | 设立 保山市 530500 | 
| 施甸县 533022 | 施甸县 530521 | 
| 腾冲县 533023 | 腾冲县 530522 | 
| 龙陵县 533024 | 龙陵县 530523 | 
| 昌宁县 533025 | 昌宁县 530524 | 
# 数据统计
| 省级合计 | 行政区划单位 | 地级合计 | 行政区划单位 | 县级合计 | 行政区划单位 | 
|---|---|---|---|---|---|
| 34 | 4直辖市 23省 5自治区 2特别行政区 | 331 | 236地级市✅ 58地区✅ 30自治州✅ 7盟✅ | 2858 | 749市辖区✅ 427县级市✅ 1510县✅ 117自治县✅ 49旗✅ 3自治旗✅ 2特区✅ 1林区✅ | 
# 数据获取
1.github:https://github.com/ruiduobao/shengshixian.com
2.网站省市县(谐音):https://www.shengshixian.com/
3.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WQiI1XWp-Gr_Vh7mH3CiOw?pwd=4444
# 参考
1999年县级区划代码.https://www.mca.gov.cn/mzsj/tjbz/a/201713/201708220921.html
2000年县级区划代码.https://www.mca.gov.cn/mzsj/tjbz/a/201713/201708220923.html
